今年前7月保险行业保费突破一万亿 健康险表现突出

出台电力市场运营规则。

上海电力(600021)7月15日晚间公告,1-6月,公司完成合并口径发电量238.45亿千瓦时,同比上升0.44%坚持常管长治,全方位动员整改落实。

今年前7月保险行业保费突破一万亿 健康险表现突出

运用整改成果,推动各类专项整改落实。对照6个方面52项表现形式,按节点分两批次自查整改存在问题共13 项,截至2020年6月底,全部完成整改销号。紧盯95598、12398投诉问题、国网标注漠视侵害群众利益问题调查处理,通过点上的突破实现面上的推进。分析营业厅投诉、线路频跳、电压质量、抢修服务及施工建设规范性等方面存在的问题,建立了配网专业17类缺陷隐患档案明细、18类漠视侵害群众利益问题清单,有效强化了问题闭环管控机制。加强举一反三、排查整改力度,挖掘潜在风险隐患和主要问题矛盾,坚持各层级之间的信息互通、协调配合,切实增强补位意识,扎实推进问题整改不留死角。

坚持标本兼治,持续巩固整改成效。截至6月30日,国网庆阳供电公司抓整改、除积弊、转作风、为人民专项行动全面完成。双杰电气长丰产业基地自2019年6月19日奠基,规划建设面积26万平方米,一期规划建设生活服务中心及综合楼建筑面积2.6万平方米,厂房正在建设中,预计一期项目2021年6月前投入使用。

施工进度经受考验之疫情奠基之后总包方快速入场,紧锣密鼓的展开了基建工作,正当一切步入正轨,突如其来的疫情打断了既有计划。直到2月末全国才开始鼓励复产复工,此时已经延误工期一个多月。梅花香自苦寒来2020年注定是充满挑战的一年,各行各业都在复杂的环境中寻求自己各自的突破点,双杰人更是一如既往的发扬双杰精神,潜心配电、深挖潜能、蓄势待发!风雨过后,终将宝剑磨砺锋自出,梅花香经苦寒来第三步分离电网具有竞争性的环节,实现市场竞争最大化。

当然,按照有利于配电网低碳化、有利于电网安全运行的要求,配电网企业在其网內经营的电源不能是常规火电,单台机组容量需控制在技术上能够被配电网最高等级电压接受的范围内(新建常规火电单机容量均不低于600MW,一般应接入500千伏电网,属于厂网分开电源)。即将存量配电网从省级电网公司中分离出来,实行垄断环节与竞争环节的彻底分离。

今年前7月保险行业保费突破一万亿 健康险表现突出

输配分开意味着各区域电网公司和各省级电网公司,正式成为只经营垄断业务(输电网)的公共事业企业,而配电网及其售电业务则完全进入市场,由竞争性企业(配售电公司)经营。但人们看到,对电网企业的利润考核依然照旧,并没有出台过渡性的考核办法,明显与9号文的有关改革要求脱节,这种自相矛盾的做法释放的信息,必然会严重干扰电力体制的深化改革。国家电网公司不再与区域和省级电网公司保持隶属关系,主要职责为承担区域电网联络线路的建设运营、从技术上协调各区域电网的电力电量平衡等事宜。从全国范围看,可以成立若干全国性的配电集团公司。

体制改革与市场建设相比,前者具有基础性、决定性作用,本来应当适度超前,但实际上则明显落后,这显然不是人们期望的结果。在今后的发展道路上,包括原来众多配电企业,都需要积极引入社会资本参与配电网建设并进行混合所有制改革,但可以肯定,我国配电网整体上国有资产始终会保持主导地位。电网与其他行业很不一样,它有一个最基本最重要的规律叫分区平衡规律,这个规律左右着电网的规划建设和生产运行,其要义是:a、在环保允许的情况下,最大限度开发和利用本地的能源资源和厂址资源,以最经济的方式就近供电。二是能够促进能源互联网建设,加快我国能源转型的步伐。

为什么不能以配售分开替代输配分开,原因就在于售电不是电力系统的一个技术环节,配电网和售电与发电厂和卖电一样,从技术上看都是分不开的,因此在电网体制架构中,与厂网分开对称的另一头只能是输配分开而不是配售分开。本文在充分考虑电网体制改革的市场化要求和我国国情的前提下,将电网体制改革方案划分为低、中、高三个层级,构成一个完整的三级递进方案,这样不仅可以使电网体制改革的思路和目标更加清晰和明确,而且有助于深化对方案实施必要性的认识,增强改革的信心和决心。

今年前7月保险行业保费突破一万亿 健康险表现突出

输配分开是一次深刻的电网体制改革,针对的不仅是国家电网,也包括地方电网,遵循的基本的原则是:有利于电网的安全稳定运行、有利于用户的经济可靠供电、有利于两侧电网的建设管理。中发【2015】9号文明确要重新定位电网企业功能,改革和规范电网企业运营模式,不再以上网电价和销售电价价差作为电网企业的收入来源,而是按照政府核定的输配电价收取过网费,确保电网企业稳定的收入来源和收益水平。

随着可再生能源比例不断提高,原来的燃煤电厂被逐渐替代,输电网的这种情况还会越来越突出。导致改革实践与厂网分开原则发生矛盾的原因,在于电力体制改革放开两头的要求没有到位,用电侧这一头至今没有放开。调度机构与输电网一体化只有在输配分开的前提下才是真正合理的。达到第二个标准,输配分开更重要。输配分开后,输电网企业作为一个服务型公共事业企业,不用再为营业收入、利润等问题操心,必然会自觉站在国家立场上履行职责,以社会效益最大化为目标,实事求是、高水平解决输电网在能源转型中遇到的所有问题,主动做好为实体经济和电力市场服务的工作,全力支持配电网的六化建设。正像厂网分开将发电厂推入市场,从而解放了发电厂一样,输配分开将配电网企业推入市场,也必然解放配电网企业。

总之,输配分开后配电网企业会更加接地气,不仅能为服务地方经济发展作出更大贡献,也有能力承担起相关的社会责任。从全球范围看,西方发达国家的输电网早已从外延型电网变为了内涵型电网,能源互联网的建设也将有力推动我国输电网逐步进入内涵型发展轨道。

达到第一个标准,电网体制改革必须完成三项任务:a、形成真正科学合理的管住中间,放开两头的体制架构。高水平的电网体制,主要有两个评价标准:一是与市场化要求有很高的契合度,能够保障电力市场公平公正竞争。

2、解决厂网分开与厂网一体矛盾的钥匙厂网分开是电力体制市场化改革的一个基本原则,也是构建管住中间,放开两头体制架构的要求。(1)体制改革的科学性体现在符合事物内在的客观规律上。

比如厂网分开、输配分开的体制设计,不仅是管住中间、放开两头市场化改革的要求,本质上是电力系统结构性功能差异的反映,也是电网分区平衡规律的体现。因此,不可避免地会出现输电网下网潮流(电能)逐渐减少、远距离输电需求不断减弱的情况。与一网独大的体制相比,区域电网体制无疑是一个巨大的进步。今年5月中旬,中共中央和国务院下发了《关于新时代加快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意见》,明确提出了构建更加系统完备、更加成熟定型的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要求和目标,这对电网体制改革无疑是一个最具刺激性的信号,因为电力市场也需要高水平的电网体制作支撑。

第三,区域电网体制实质上是按照市场竞争的理念,在自然垄断行业内部设计的一种可以进行比较竞争的管理模式,为克服和防止垄断弊端提供了必要保障,是电网体制改革坚持市场化方向的体现。增量配电网(其实也包括存量配电网)中的分布式电源,如果允许配电网企业控股或参股并一体化运营,其经济性、效率、服务用户的质量都会好得多。

也就是说,输配分开改革将动员社会上一切可以动员的力量,在我国掀起一场能源转型的人民战争,不仅会大大加快我国能源转型的步伐,还将为我国新时代的经济发展注入新的活力。关于重新定位电网企业功能,改革和规范其运营模式的要求,中发【2015】9号文已经明确提出来了,但遗憾的是后来陆陆续续出台的几十个指导落实改革要求的配套文件中,竟然没有一个是指导电网企业实现重新定位的文件。

输配分开改革从体制上为解决输配发展矛盾以及输电网的内涵型发展创造了条件,提供了保障。或许本轮电改重新聚焦体制改革,将电网体制电改作为重点,跟上全国改革步伐,已经是时候了。

b、动态保持全网以及各区域电网的电力平衡,构筑保障电网安全稳定运行的三道防线。有的地区引入战略合作者,积极对地方小电网进行整合,力促其进一步发展壮大。深刻认识并妥善处理这个矛盾,不仅是现代电网规划的重要课题,也是电网体制改革方案做到有利于电网高质量发展不能不考虑的问题。(2)体制改革的科学性还体现在逻辑的清晰和一致性上。

至于投资能力,配电网企业也有若干由国有资本控股、具有很强融资能力和吸引力的全国性集团公司,基本不会出现因资金不足影响配电网发展的问题。配电网由于与地方经济和民生关系密切,地方政府对于处理好它的发展问题,一般都有较强烈的愿望和诉求,出现两种完全不同的做法,说明在全国进行统一的输配分开改革,不仅必要而且已经很紧迫了。

一、方案设计应遵循的三个基本原则一是必须符合市场化改革方向和市场经济规律的要求,有利于打破垄断和促进市场的公平公正竞争。三个原则(即三个符合和三个有利于)尽管同等重要,但在改革方案的设计中,第三个原则常常被遗忘,得不到应有的重视。

由于配电网与地方经济发展和社会民生联系紧密,分离出来的存量配电网,可由省级政府以特许经营方式,授权給中央和地方的发电集团、有关能源公司,以及独立的配售电公司经营,形成中央政府主管输电,地方政府主管配电的格局。有人担心输配分开后,配电网企业的投资能力和技术水平可能会受到削弱,导致不能充分发挥应有的作用,这种担心其实是不必要的。